坍落度试验,可用坍落度筒法,当坍落度筒垂直平稳提起时,筒内拌合物向下坍落,将有4种不同形态出现,如图1所示。图1(a)为无坍落度或坍落度很少;图1(b) 为有坍落度,用直尺测量其与坍落度筒顶部的高差,为坍落度值,如与设计值相符,便视为合格;图1(c) 则表示砂浆少、粘聚性差;图1(d)如不是有意拌制大流动性混凝土,则可能坍落度过大。

另外,还可对已坍落拌合物的粘聚性再进行观测,用捣棒轻轻敲击试体的两侧,如试体继续整体下沉,则粘聚性良好;如试体分块崩落或出现离析,表示粘聚性不够好。对已坍落的试体,可同时做泌水性观测:如有含细颗粒的稀浆水自试体表面流出,则是泌水性较大。
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、粘聚性和泌水性,对混凝土拌合物做如下调整:
(1)坍落度调整。坍落度如图1(a) 所示,则拌合物属于干硬性混凝土。如坍落度过小,可采取两种措施:一是维持原水灰比,略微增加用水量和水泥用量;二是略微加大砂率。如坍落度过大,也是维持原水灰比,略微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,或减少砂率。
(2)粘聚性调整。粘聚性不好有两个原因:一是粗集料过多,水泥砂浆不足;二是水泥砂浆过多。应对原水灰比仔细分析,针对原因采取措施。
(3) 泌水性调整。泌水性大,有可能降低混凝土强度,解决措施是减少用水量,但不减水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