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辐射混凝土用于防护来自试验室内各种同位素、加速器或反应堆等原子能装置的原子核辐射,如X,α,β,γ以及中子射线等。一般防辐射混凝土属于重混凝土,质量密度要求在2700~4500"/m3。
一、防辐射混凝土的组成材料
(一)水泥
不低于32.5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,最好采用矾土水泥和钡水泥等。
(二)粗细集料
选用质量密度大、含铁量高、级配良好的赤铁矿、磁铁矿、褐铁矿或重晶石等制成的矿石和矿砂,其技术性能要求见表1。

(1)集料质量密度应在试验振动台振动30s后的干燥状态下确定。振动台的振幅为0.35mm,频率为3000次/min。
(2)细集料粒径为0.15~5mm,粗集料为5~80mm。
(3)重晶石按粒径分为:
重晶石粉——400孔/cm2筛筛过的微粒,质量密度为3g/cm3。
重晶石砂——粒径小于5mm,质量密度约为2.4g/cm3。
重晶碎石——粒径5~10mm,质量密度约为2.6~2.73g/cm3。
(4)按质量含0.25%蛋白石和5%玉髓以上的重晶石,只能与低碱性水泥配合使用,因这些杂质易于高碱性水泥发生反应使混凝土裂缝。
(5)配制不同质量密度的防辐射混凝土对集料块状质量密度的要求见表2。当矿石密度较小,不能配出所要求的单位质量密度的混凝土时,可掺入一定数量的金属铁块。块体规格为20mm× 25mm×35mm,圆柱体(如钢筋头)80mm以内。

(三)水
一般洁净水,pH值不小于4。
二、防辐射混凝土的配合比(表3)

三、施工要点
(一)控制好配合比与坍落度
配制防辐射混凝土时应严格掌握配合比。坍落度一般控制在2~4cm,如要求坍落度较大时,应考虑掺加减水剂,以免由于几种集料密度相差较大而引起集料不均匀下沉。
(二)混凝土的振捣与浇筑
振捣混凝土要密实。浇筑层厚度以20~25cm为宜,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,每层浇筑厚度为15cm,人工振捣时,每层厚度为12cm。振捣时间一般为15s左右,以表面出浆为准,振捣时间过长也会引起集料的不均匀下沉。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的时间不得超过2h。
(三)施工缝
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,一般不准留设水平施工缝,必须留施工缝时,应留凹凸形的施工缝。在防辐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连接时,垂直施工缝必须使防辐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成齿槽形连接,齿槽的深度为5cm。
(四)预填灌浆施工
防辐射混凝土也可采用预填灌浆施工法,可大大改善混凝土集料的均匀性。
(五)重晶石砂浆粉刷
采用重晶石砂浆粉刷时,墙面必须清除干净,并浇水湿润,粉刷层厚度一般为20~25cm,应分8~10次粉成,收水后用铁板压浆抹平,以防龟裂。
(六)养护
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相同。冬期可用蓄热兼加热法养护,并经常保持混凝土有一定的湿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