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雄厚、坚实、稳重有力的外观
混凝土通常在结构物中作柱、梁、墙体等承重构件,本身自重大,与钢材相比,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,因此由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建筑物具有厚重、坚实、有力的外观效果,给人以稳重、强壮的感觉。
二、笨重、脆硬、缺乏形体美
由于混凝土材料自重大,抗拉强度低,韧性和塑性较差,所以混凝土构件大多有粗大、笨重的感觉,缺乏形体美,有压迫感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韧性,人们已经研究出与钢筋或纤维材料复合的方法,可提高构件的抗拉性能,相应地减小构件的断面。
三、粗糙、碱性,触觉性能不良
混凝土构件外表粗糙,导热系数大,且呈强碱性,所以触觉效果较差。在实际使用中,混凝土一般不直接暴露于建筑物的表面,通常要进行表面装修。
四、色彩灰暗、视觉性能不良
谈到混凝土,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好的印象。与木材相比,混凝土给人以冷、硬、色彩灰暗、表情呆滞的印象;与钢材相比,混凝土构件显得笨重、粗糙,缺乏形体美。由于抗拉强度低及收缩作用,混凝土表面容易发生裂纹,易被污染;混凝土建筑物的解体也很困难。
综上所述,混凝土材料大量用作结构材料,但由于本身自重大、触觉和视觉性能均较差等缺陷,一般都要进行内、外装修,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美观要求。此外,现代社会建筑施工方式的发展方向是构件预制化、现场装配和材料的循环利用,混凝土在这几方面都不占优势。如何克服混凝土材料的这些缺陷,是本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。